尊龙凯时·(中国)人生就是搏!

让人既爱又怕,要如何掌握AI这把双刃剑的平衡

  近两年,网上有关AI应用的话题与争议着实不少。前有AI换脸技术,因被曝侵犯用户隐私而不断修改协议,并最终被工信部约谈整改;后有高校课堂采用“刷脸”考勤遭质疑,存在监控学生、侵犯隐私等风险。AI作为全新生产力,也夹杂着蛮荒,在狂飙中也袒露出软肋,就像一把双刃剑,需要掌握尺度和平衡。

人工智能 AI

  AI让人既“爱”又“怕”?

  人工智能就好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,据相关资料显示,目前AI虽然已经渗透到医疗、教育、制造、金融等各个行业之中,为人们带去更加便捷、智能的美好生活。但同时,有关隐私、数据、偏见等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显露,时刻威胁着人与社会的财产和安全。

  比如这些年,由人工智能加持的网络诈骗越来越高级,令人们防不胜防、损失惨重;同时雅虎、脸书等企业数据频频泄露,让人们隐私轻易暴露在危险之中;此外,智能机器人时常出现的意外伤人事件,也让人身安全饱受威胁;以及“机器换人”同样让越来越多人面临着失业的危机。

人工智能 AI

 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,人工智能让人“唉”叹的点重点为两个:其一是安全威胁,包括对未来、对人身、对数据、对隐私的各种安全;其二则是伦理和法律挑战,因为人工智能时常跳脱于现有法律和伦理道德之外,缺乏完善的监管与限制。

  面对AI如何“趋利避害”?

  我国在今年也发布《人工智能北京共识》以及成立了“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”,针对人工智能的研发、使用和治理,提出了全新要求和思路。与此同时,5月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揭牌,也明确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、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的相关任务。

人工智能安全文件 AI

  不过,最为重要的政策文件无疑是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《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》。其突出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责任意识,强调“和谐友好、公平公正、包容共享、尊重隐私、安全可控、共担责任、开放协作、敏捷治理”等八条原则,为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确立了总体框架和行动指南。

人工智能政策文件 AI

  治理与发展“度”很重要!

  未来,在政府加强政策完善、行业监管,企业与科研人员增强职业操守、道德责任,普通大众提升应用素质、监管防范意识的情况下,相信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走向成熟和“善良”。过去,我们常说对待人工智能我们要“不迷信、不恐惧、不滥用、不弃用”,强调的就是一个“中庸”。而从此刻起,或许对于治理人工智能,我们同样要做到这四句话,老祖宗的“中庸之道”还是值得遵守!

Related recommendations